由于面部表情丰富,也由于摇头,踢腿不被控制,抽动症患儿磊磊(化名)被同学叫做“机器人”,为了帮助磊磊卸掉这个称号,磊磊爸妈带着他四处求医, 然后,在西南儿童医院医生的医治下,健康的磊磊回来了。
磊磊自述:
滑稽演员的料
在我还小的时候,周围的人都说我天生就是滑稽演员的坯。面部表情多样化的表演时常令大家捧腹大笑,有人就说这孩子真可爱,太逗人喜欢了。然后,就尝试着模仿我,可是他们怎么会有我这般天赋。眨眼,挤眉,撅嘴……每一个动作,每一个表情我都做得生动异常惟妙惟肖。凭借这天生的本领,我在伙伴们中间 是关注的焦点,是被捧在掌心的明珠。我也毫无保留传授表演的绝技,可是他们都太笨,怎么教都学不会。
我的表情停不下来
我的天赋也是我的烦恼。在别人面前我的表演是那样的轻松自如,我的性格是如此开朗活泼。可是没有人知道,这些表情都是纯天然的,即使我自己不想做,却也停不下来。独自一个人的时候,我努力尝试让自己不眨眼,不撅嘴。可是,每一次我都失败了。慢慢的我开始担心,担心自己一直这样同伴们会发现这个秘 密,担心会被伙伴们疏远,认为自己是个怪物。
可是,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上小学一年级后,我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。就连摇头,点头,踢腿也变成一种习惯。当老师严厉的呵斥让我停止这些滑稽的动作时,我却无奈地哭着跑开了。从此,我就有了一个外号“机器人”。
我不要做“机器人”
当曾经膜拜自己的伙伴开始嘲笑我时,我开始自卑,开始习惯一个人的世界。仿佛只有这里才是自己生活的全部,才是西南安全的地方。
妈妈被老师请到了学校,看着她们谈话的背影,我开始害怕。害怕自己会被妈妈责骂,害怕自己西南觉得安全的地方都会被无情的破坏。
可让我意外的是,妈妈不但没有责怪我,还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。然后抚摸着我圆乎乎的脑袋温柔的说:“是妈妈疏忽了,还天真的认为你真像是邻居们说的那样,是滑稽演员的料。”我瞬间感动得哭了,抱着妈妈:“我不想做机器人,我不想变成机器人……”
妈妈搂着我,也哭了。
健康的我回来了
妈妈领着我来到西南儿童医院,找到儿科医师颜泽明主任。在经过专业系统的检查之后,我被确诊为抽动症。针对我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“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模式”,通过循序渐进医治。
在医师正确的医治下,我恢复得很快。慢慢的,我发现自己眨眼,撅嘴的次数在减少,而且逐渐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。
在中医和生物结合诊疗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、教育后,慢慢的我不再自卑,不再一个人独来独往。我开始主动接触伙伴们,她们也不再取笑我,和他们开心的玩耍,真的很不错。
磊磊妈妈感言:
之前我没有对孩子乱做表情的事情引起重视确实是我疏忽大意了,如果早一点接受医治或许也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,以至于给孩子的心理和 生理上都造成了应该程度的创伤,现在我的孩子正在逐步恢复,还是和以前活泼开朗,他已经从阴霾中走出来了,在此,对西南儿童医院的颜主任和所有医护人员说声谢谢,谢谢你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