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来自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的一位脑瘫患者诊疗病例:
林某 男 2岁
主诉:智力低下,不会站,不会走
病史:母亲怀孕5个月时胸闷咳嗽2个月,产前B超检查正常,患儿是早产儿,无窒息、无黄疸,到了6个月不会坐,7、8个月不会爬,1岁半不会走路,核磁显示脑白质软化。
检查:生命体征平稳,表情呆板,不会笑,用特殊方法引逗其哭时,嗓音不正常,查体不合作,四肢肌力、肌张力可,伸手取物时精细动作欠佳。 坐不稳,不会站,做0-6岁小儿神经心理标准量表,评分60分,诊断为脑瘫。
医治方案:采用神经检测系统、动态脑视频电图等对患者进行定位检查,对病情进行科学分类、分型、分性、分期,使用“医教一体 多学科诊疗正常体系”诊疗模式
医治记录:
医治: 患儿表情已有所改变,引逗时已有笑容,精细动作已改变。
第二次医治: 已坐稳
第三次医治:已会独站,已会独走5-8米
第四次医治: 患儿于2010年4月12日做0-6岁小儿神经心理标准量表,评分95,已达到中级智力水平。
目前情况:患儿已能独站,独走,已会说一些简单的语言,智商已有提高。
目前来说,脑瘫的医治应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,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,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,如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应及时进行手术医治,以尽可能在早期解除过高的肌张力,手术解除痉挛,并进行必要的畸形矫治。
注:以上案例已经患者同意,未经允许谢绝转载